突击前线军事网> 美“量子”计划窃密中国军方网络

美“量子”计划窃密中国军方网络

原标题:美“量子”计划窃密中国军方网络

一把USB接口,一部信号中转站,通过无线电波,于无形中获取情报

美“量子”计划窃密中国军方网络

  资料图:“量子”监听计划的示意。微型发射器将被监听计算机中的数据传输到13千米之外的国家安全局中转站-植入微型发射器的USB接口插入被监听的计算机-中转站也可以将木马程序植入被监听的计算机-中转站将信息传回国家安全局。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头条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一项代号“量子”窃听项目的大量细节,尽管这份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继去年斯诺登爆出“棱镜门”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监听”网络的事实已经毋庸置疑。

  “无线电传输”:老技术的新用法

  根据《纽约时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已经在全球将近10万台电脑中植入了相关软件以便于监听,并以此构建一套“信息高速路”系统以备发动网络攻击。

  不过,与通过网络入侵对方计算机的方式不同,美国国安局在“量子”计划中使用一种“新型”侵入技术。从部分国安局文件、计算机专家和美国官员披露的信息来看,这项技术可以在被监听计算机不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完成侵入。因为即使监听目标对间谍程序或网络攻击进行屏蔽,仍能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窃取过来。华盛顿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互联网专家詹姆斯·安德鲁·刘易斯对此表示,“这项技术的新意在于可以入侵那些从来没有被入侵的电脑或网络系统。”只要间谍、制造厂商或是一些其他使用者有意或无意地将带有这项技术的硬件插入监听目标的电脑就搞定了。

  让人意外的是,“量子”计划使用的核心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它利用插入计算机的微型电路板或移动存储器,通过发射某种频率的无线电波,将计算机的信息传输给信息中转站,并最终汇总到国家安全局。其实,这种“无线电传输”技术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已经被广泛使用。

  其中,一项名为“水蝮蛇I”的装置外表看来就是一个USB接口,但它内部隐藏着一个微型传输装置。当这一装置接入电脑时,就会迅速建立一个秘密的信道对电脑内信息进行上传和下载。另一种植入方式是利用微型电路板。无论在生产或运输当中,只要在一台设备上植入这种微型电路板,它就会在这台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向美国国家安全局发送所有信息。无论哪种植入方式,这台电脑的使用者都难以知情,甚至还会认为自己的电脑正处于安全的网络环境中。

  当信息从被监听的电脑传输出去之后,就会抵达一个代号为“床头柜”的信息中转站。这个信息中转站通常只有手提箱大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在理想的自然环境中,它的信息传输距离达13千米。此外,信息中转站也能在几毫秒内将数据、信息或程序传入被监控的电脑,甚至能用一则错误信息覆盖正确的信息。不同中转站之间会相互传递数据直至将情报传送给美国国家安全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至2010年夏天美国对伊朗核设施采取的网络攻击中,美国就利用了这项技术。当代号为“震网”的病毒通过软件系统攻击伊朗核设施时,国家安全局的硬件工具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该技术第一次参与实战。当时,“震网”病毒通过接入伊朗核铀浓缩设施进入其系统,向国家安全局报告浓缩站的运作情况,此后美国利用该技术入侵了伊朗近1000台离心机并以此掌握了伊朗的核计划。

【1】【2】【3】
下一页

本文标题:美“量子”计划窃密中国军方网络 - 军事
本文地址:www.tujiwar.com/junshi/1372.html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热门聚焦

热门推荐
突击前线军事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统计代码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