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前线军事网> 短命的“西京”:中国历代权谋者不舍得抛弃的政治武器

短命的“西京”:中国历代权谋者不舍得抛弃的政治武器

  文|陈三不

  遍阅中国版图,南京、北京赫然在目,开封作为北宋汴京也曾被称为东京,东西南北四京中,唯独缺一个西京,中国的西京在哪里呢?

  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称为西京的城市不在少数。以时间序列来看,首当其冲的应为长安。两汉时期,刘邦建都长安,史称西汉,享国二百一十年。历经王莽新朝后,光武帝刘秀再续汉统,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因为长安是故都,与洛阳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所以时人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 在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中,便有对西京长安的描述。

  长安作为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在各个朝代都被视为要地。从汉至隋,汉长安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的都城的需要。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隋文帝遂另辟新址,建设隋长安城。隋唐两代,长安城地位不减,与洛阳各据东西称京。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肃宗改京兆府长安为中京,改凤翔为西京凤翔府,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但并未持续多久即被废除京号。五代十国时期,李存瑁建立后唐。他以为唐朝复仇相号召,宣布洛阳为国都,号为洛京。为了给大唐旧都长安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李存勖以长安为陪都,称之为西京。

  至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乱局,建都汴梁,称之为汴京,又称东京。既无西京,又何来东京一说呢?原来,宋代同样实行两京制,宋太祖设洛阳为西京,设汴梁为东京。北宋时期作为西京的洛阳是全国文化中心,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名相大儒云集洛阳,如“二程”程颢、程颐。朝中重臣也多居洛阳,如赵普、吕蒙正、张齐贤、温仲舒等等。


本文标题:短命的“西京”:中国历代权谋者不舍得抛弃的政治武器 - 历史
本文地址:www.tujiwar.com/lishi/227.html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热门聚焦

热门推荐
突击前线军事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统计代码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