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前线军事网> “痛打落水狗”: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与张学良

“痛打落水狗”: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与张学良

  “居正萱野协议”无疑是粤方“倒张”方针的延续,一旦此协议果真达成,国府尚能彻底终结东三省作为张家父子“半独立王国”的历史,在外交上不可谓没有收获。然而这样的结果对于张学良来说绝对是不可忍受的,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张学良“朝中无人”,为了免遭政治失败的厄运,他开始考虑采取极端的方法。

  至1931年末,自东三省溃退的东北军麇集锦州,锦州扼守关内外咽喉要道,成为当时张学良在关外能阻滞关东军进犯的最后据点。对于是否要防守锦州,蒋介石在下野前一日曾特意召见王树翰,并嘱其给张学良发去电报,表达自己的意见。

  王树翰向张学良报告称:“顷谒蒋,再陈锦州吃紧,战则以一隅之力而抗一国,中央又无人负责;退则国人又将加以罪名。二者俱极困难。蒋言战则既无好结果,于退一层,则不言。翰再三催诘,蒋言日方若不对人,专对事,余定有办法可以设法了结······”

  蒋介石的这番说辞实在是意味深长,所谓“日方若不对人”的“人”,显然指的就是张学良,然而若是按照“居正萱野协议”的处理东北善后的思路,条条都是在“对人”;至于要不要守锦州,蒋的“不言”,更是明显令人感到有怂恿张学良撤守的意思。尽管我们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是蒋介石授意张学良弃守锦州的,但张学良在收到王树翰转达的讯息后,必然心中已有所决断。

  为了避免被粤方抛出,充当政治“牺牲品”,1932年1月1日,张断然下令东北军弃守锦州,全部撤往关内,锦州的失守使国内舆论大哗,指责张学良的声浪再度高涨起来,黄自进感叹此举尽显张学良的“军阀本色”,但这个突然的举动背后蒋介石的默许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诱因。

  ▲1932年1月4日,日军在占领锦州后高呼万岁


本文标题:“痛打落水狗”: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与张学良 - 历史
本文地址:www.tujiwar.com/lishi/233.html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热门聚焦

热门推荐
突击前线军事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统计代码
统计代码